用“全行皆重”來形容當下的參與重型機床研制企業的狀態或許有些夸張,但也確實能夠反映出越來越多的企業介入重型機床制造的熱潮。
近幾年來,特別是金融危機爆發前后,重型機床投資熱就引得多方關注。雖然在這一過程中,一直有反對的聲音存在,且相關部門和機床協會者多次警告重型機床行業可能會因此出現產能過剩、重復建設等問題,呼吁投資者要謹慎。但“上重”之風卻是愈演愈烈。
介入者眾
那么,時至今日,這股追捧重型機床的熱潮發展到何種程度呢?
僅根據記者2010年在南京和北京機床展覽會中搜集的一些信息來看,縱觀整個行業,基本有些實力的企業都已經染指重型機床領域。
比如在南京展會上,沈陽機床集團、大連機床集團展出品種包含了數控龍門鏜銑床、數控落地銑鏜床、數控立式車床、數控大型加工中心、數控大型專用機床等重型類機床產品。
此外,武重、齊重、齊二、北一、昆明機床、青海華鼎這些傳統重型制造企業也推出了不少新品。如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加工直徑28米數控立式銑車床;回轉直徑5000毫米、承重500噸的數控重型臥式車床;鏜桿直徑320毫米數控落地銑鏜床;加工寬度11米的雙龍門移動數控鏜銑床等開創了大加工規格記錄,改變了我國重點工程建設需要的關鍵設備主要依靠進口,花費國家大量外匯,且受制于人的局面。
記者在CIMES2010展覽會現場見到桂林機床展出的大型動梁動柱數控龍門銑床XK2640/12,這臺機床長23.6米,寬11米,8.6米,在展會現場特別顯眼。
在這股浪潮中,一些有實力的民營機床的實力也不容小覷。比如寧波海天、浙江日發、天水星火、華東數控等都在布局重型機床領域,并且勢頭甚猛;甚至一直在重型機床領域是空白的臺灣機床企業也在躍躍欲試。比如,記者在展覽會上了解到,一直專攻磨床的臺灣企業浙江榮德有限公司其臺灣總部建德集團已經攜手美國重型機床企業肯特公司合作生產重型機床產品,據悉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已經生產出來,眼下正進入市場開拓期;另外,友嘉實業的朱志洋董事長也向記者透露,友嘉下一步的動作是加大產品結構的調整,產品研發重心要從加工中心移到大重型機床開發上來,先期的研制產品也已經有了買家。
此外,外資品牌比如德馬吉在今年3月份舉行了大型CTX系列機床活動,宣告將在2010年3季度在全球范圍內正式推出大型機床。
在采訪中,有一種觀點很明確,中國政府對風力發電、大飛機制造、城市軌道交通等領域的建設將是一個長期工程,這將促使中國重型機床市場的火熱會持續較長時間。事實上,也正是基于這種認識,才會有這么多前仆后繼的進入者。
看上去很美
根據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的調研結果,我國一些重型機床的應用領域,如重型機械行業、能源發電行業、船舶制造業以及工程機械等行業,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已近結束,連年速增長的市場需求或將出現一些變數,企業對未來大型機床市場預期應持謹慎態度。但對檔數控重型、重型機床的需求,無論是“填平補齊”、“解決瓶頸”的需求還是國民經濟重點新興發展領域的需求,仍然存在一定幅度的市場發展空間。
根據傳統重型制造企業的反饋,實際上,重型市場并不像大家想像得那么美。據武重銷售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從去年到今年,整個重型機床市場的形勢還是比較嚴峻的。
而中國機床工具工業協會重型分會秘書長翟巍也表示,“十二五”期間,我國重型機床行業發展將面臨巨大挑戰。據悉,重型機床分會曾組織武重集團、齊重數控、齊二集團、濟南二機床、北京一機床和青海華鼎重型機床公司展開了一項調研,其主題就是“當前我國重型機床的重點用戶行業對數控機床的需求以及重型機床制造企業的現有產能和技改投入狀況”。
調研的結果就是,在“十五”、“十一五”兩個五年計劃時期,我國重型機床的主要用戶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的技術改造和擴產,出現了采購重型加工設備的峰期,而目前,大部分企業的加工設備已趨于飽和,對普通和低檔次數控重型機床的需求已經并將持續出現大幅下滑。
翟巍表示,今后用戶的采購重點將集中在重型、重型的自主創新端復合智能化數控機床。因此,“十二五”期間用戶行業主要會增添的是關鍵設備,而重型機床在總體上很有可能出現市場需求的一個平緩期。
由于目前的重型機床市場已經出現了投資過熱現象,這些后來者投入了巨大資金提大型、重型機床的產能,將會遠遠過市場的需求總量,其結果可能會造成產能過剩,給國家和企業帶來損失。
事實上,重型機床作為目前我國整個機床行業的大聚焦點之一,其市場需求和生產能力已經引起了方方面面的重視。
翟巍說,“對重型機床產品而言,企業的底蘊和文化傳承是很重要的。重型機床的生命周期很長,這就對它的穩定性,精度要求較。所以技術的積累很重要,但是光有技術還是不夠的,因為圖紙設計出來后,還有工藝的問題。”他認為,大重型機床制造的關鍵并不在于圖紙設計,更多的是在整個生產制造環節,這就需要制造企業有長期的積累和沉淀。
但現在很多民營資本敢投入到重型機床領域,就是因為有圖紙,但其實工藝的問題比圖紙要難解決得多。比如整個工藝路線的形成,以及工藝裝備的配置是需要科研工程技術人員幾十年在這個行業摸爬滾打,才會有成熟的思路。
比如,重型機床上很多零部件用的什么材質、經過哪些工序,外觀是看不出來的,但是實質可能是不一樣的。像大立車上的卡爪,有些企業可能就是簡單加工出來的,可是轉速提后,就可能出現斷裂。
競爭加劇、門檻不低,卻能引得大家趨之若鶩,重型機床市場在看起來很美的時候介入更要小心。借用一句誡語:“市場有風險,入市需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