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鋼表示,今年將加強戰略技術研發部署,重點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級計算機、北斗系統、太陽能、智能電網、潔凈煤、3D打印、智能機器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系統集成、車用燃料電池、固定源顆粒物控制、疫苗與抗體、先進生物制造、深水油氣勘
科技部部長萬鋼日前在全國科技工作會議上表示,我國戰略技術搶占了國際競爭制點。下一步將加大對代表國際發展方向的戰略技術研發的支持力度,加快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生長點。
2013年,我國強化了對戰略技術的前瞻性部署,梳理了12個領域81個子領域1500余項關鍵技術的發展現狀,戰略技術研究得以加速推進。嫦娥三號探測器成功落月,使我國成為上第三個掌握地外天體軟著陸技術的國家;蛟龍號應用航次科考在海洋生物、地質研究方面取得了豐富成果;新型基礎微電子器件半浮柵晶體管的研制成功,標志著我國在尖端集成電路技術創新鏈中獲得重大突破。
萬鋼表示,今年將加強戰略技術研發部署,重點突破第五代移動通信、級計算機、北斗系統、太陽能、智能電網、潔凈煤、3D打印、智能機器人、第三代半導體材料、下一代新能源汽車系統集成、車用燃料電池、固定源顆粒物控制、疫苗與抗體、先進生物制造、深水油氣勘探開發、綠色級雜交稻等重點領域的核心關鍵技術,占領未來發展的戰略制點。
中科院2014年度工作會議上傳出消息,中科院部署實施戰略性先導科技專項3年來,取得了一批重大成果。
據介紹,目前先導專項已經取得了一批突破性成果,如空間科學專項中硬X射線探測衛星已轉入正樣階段,量子科學實驗衛星、暗物質衛星、實踐十號返回式科學試驗衛星等開展初樣研制,初步建成暗物質衛星工程六大系統;干細胞專項在細胞譜系發生、功能細胞獲得、分化與轉分化等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量子系統相干控制專項實現百公里量級自由空間量子隱形傳態,成功實現星地量子密鑰分發的全方位地面驗證;先進核能專項完成了導質子加速器物理設計和次臨界堆初步設計;碳收支認證專項在我國能源消費與水泥生產碳排放總量、氣溶膠歷史排放等方面取得一批關鍵性成果,建立了氣溶膠特性觀測網等。